北京时间16日6时57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乙”运载火箭,将**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
据中科院空间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雷达高度计用于测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及风速等海洋基本要素。数据的进一步反演结果可应用于海洋气候与环境的监测、预报,以及为海洋油气、海洋渔业和海岸带资源的调查与开发等行业提供服务。卫星在轨期间,雷达高度计将进行全时工作。它的设计精度可以达到优于4个厘米,可在离地球将近1000公里的轨道上测量海面高度的厘米级变化。
校正微波辐射计是为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路径延时校正的微波辐射计。它可通过对(高度计观测路径上)大气中的液态水和水汽含量的测量,向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校正数据,校正微波辐射计具有在轨定标、修正仪器漂移等功能。
“海洋二号”卫星于8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是我国**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装载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微波载荷,这4种微波遥感器联合起来监测和调查海洋动力环境。
经过姿态调整与控制,8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完成对地定向,建立了卫星正常姿态(这一句就说明出过问题,要学会看八股啊)。9月1日,用于完成卫星测定轨任务的多普勒测定轨系统和双频全球定位系统载荷已加电开机,数据传输系统开始工作。
据悉,8月16日, “海洋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后,星箭顺利分离,卫星准确入轨,太阳帆板顺利展开,各程控指令开始执行。完成对地定向后(中间的句号省略了些内容,结合 前面的"8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完成对地定向,建立了卫星正常姿态。", 说明还是有波折), “海洋二号”卫星飞控试验队对平台各分系统的工况进行了检查和确认,姿轨控、热控、测控及供配电系统在轨工作良好。目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北京、三亚卫星地面站先后按计划接收到 “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下发的测试信息以及包括多普勒测定轨系统、双频全球定位系统、力参和平台数据等辅助数据,经分析表明,星地数传链路已经建立,接口匹配,运行通畅。
按照卫星飞行控制计划,下一阶段将首先对雷达高度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加电开机,开展这两个有效载荷的在轨调试,在此期间择机开展激光通信设备的低速通信试验[激光通讯怎么是低速的呢?它的优点不就是速度快(频率高)吗?从这个八股看,似乎没有出问题似的(当然,作为**星,即使出点偏差,只要挽救回来都可以视为成功)]。状态良好后,再安排微波散射计和扫描微波辐射计工作与调试。
待有效载荷全部开机后,卫星将转入载荷在轨工程测试阶段,检验卫星平台和有效 载荷的功能和技术性能。在轨测试期间,国家海洋局将按照国防科技工业局及 “海洋二号”卫星飞行试验大纲的要求,组织海上同步试验队,在南海海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同步观测试验,进行数据定标和产品的真实性检验,进一步对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各项指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检验卫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使用要求。
美军航母往哪逃?新海洋监测卫星暗藏巨秘
日前,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南海海域圆满完成了我国**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航空校飞任务。在本次任务中,由该中心微波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部研发的雷达高度计、校正辐射计等仪器运行状态正常,性能良好,所提供的科学数据准确可靠,为计划明年年底发射的“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