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自然》和《科学》的封面之星

日期:2025-05-14 11:32
浏览次数:253
摘要: 我国高水平古生物学成果令世界瞩目——《自然》和《科学》的封面之星 1997年9月12日:《科学》 在5.7亿年前的前寒武与寒武纪之交,地球上曾出现过生物界**繁荣的景象,这是生命演化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地质学上称为“寒武纪大爆发”。本期的封面之星是在和西伯利亚发现的生活在当时的两种动物胚胎磷化化石,它们为研究这些灭绝生物体的发育生物学打开了一扇窗口。 1997年11月14日:《科学》 本期封面之星是在辽宁省发现的中华龙鸟,体长约1米,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这...

我国高水平古生物学成果令世界瞩目——《自然》和《科学》的封面之星

1997年9月12日:《科学》

在5.7亿年前的前寒武与寒武纪之交,地球上曾出现过生物界**繁荣的景象,这是生命演化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地质学上称为“寒武纪大爆发”。本期的封面之星是在和西伯利亚发现的生活在当时的两种动物胚胎磷化化石,它们为研究这些灭绝生物体的发育生物学打开了一扇窗口。

1997年11月14日:《科学》

本期封面之星是在辽宁省发现的中华龙鸟,体长约1米,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这块化石保存得异常完好,除了腹部残迹以外,一粒眼珠和沿着背部和尾部的奇特的丝状结构也清晰可辨。其腹腔形状与由隔膜相助、用肺呼吸的兽脚类恐龙一致。

1998年2月5日:《自然》

在贵州省瓮安陡山沱组磷灰岩中发现的前寒武纪海生动物卵细胞化石,它们保存完好,而且分别处于细胞发育的不同时期,是研究原始生命发育过程的直接证据。(见左图)

1998年6月25日:《自然》

原产于辽宁省西部热河生物群的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龙,都是长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末*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这些化石进一步支持了“鸟类源自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观点。

1998年11月27日:《科学》

本期封面之星是在辽宁省北票地区发现的“辽宁古果”,生长在距今1.45亿年前,是迄今已知世界*早的被子植物。它为研究晚侏罗纪地球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现代地质及石油勘探等科学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1月12日:《科学》

在“新闻焦点”栏目配发5篇文章,对化石资源、古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全方位透视。这是该刊**次对科学的某一专门领域作详尽介绍。

2001年5月25日:《科学》

本期封面之星是在云南发现的世界上*早的哺乳动物化石,它生活在约1.95亿年前的侏罗纪,虽然已经灭绝,但却具有许多比较进化的特征,是现存所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

  • 众说风云 (已有0条评论)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