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太阳辐射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日期:2025-05-11 23:16
浏览次数:387
摘要: 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南缘尼雅剖面各项指标所记录下来的近4千年气候环境变化,并结合广泛的区域对比,华南师范大学钟巍、新疆大学王立国等科研人员发现:太阳辐射可能是这一地区乃至全球数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通报》上。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钟巍教授介绍,器测资料、历史时期的各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早已显示,太阳辐射与气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短周期变化,如11年的“Schwabe周期”、22年的“Hale周期”以及90年的周期。但不少科学家仍然对太阳活动对于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存...

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南缘尼雅剖面各项指标所记录下来的近4千年气候环境变化,并结合广泛的区域对比,华南师范大学钟巍、新疆大学王立国等科研人员发现:太阳辐射可能是这一地区乃至全球数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通报》上。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钟巍教授介绍,器测资料、历史时期的各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早已显示,太阳辐射与气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短周期变化,如11年的“Schwabe周期”、22年的“Hale周期”以及90年的周期。但不少科学家仍然对太阳活动对于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存在怀疑,认为太阳活动的影响程度可能被过大估计了。过去数十年间,虽然已有较多研究探讨较长期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但仍需大量不同地区、具有较高分辨率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记录,以进一步验证和阐释其中的关系。

  钟巍说,之前研究发现,大气14C可以反映太阳辐射变化的过程,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与太阳辐射变化之间确实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我国学者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过去较微弱的大气“14C”变化与气候波动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为对这一问题取得更为深入的了解,钟巍和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王立国、塔西甫拉提·特依甫等一起,根据对我国西风区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湖沼相沉积剖面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对这一地区近4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可能联系进行了探讨。

  据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环境演变呈现出典型的西风型特征,而且由于盆地中发育了世界**大流动性沙漠,其中纬度非地带性成因的极端干旱环境特征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和机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以钟巍等此次选取的研究区为例,即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型极端干旱气候,年均降水约50毫米,蒸发量则达2590毫米,年均气温为11℃,年、日较差大。

  在总深度260厘米、底部年代约为4112年前的剖面上,研究者采集了平均分辨率16年的258个样品,并采集了沉积物碳酸盐δ13C、磁化率、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等气候指标。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南缘数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干湿、冷暖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时,气候呈现相对暖(干)特征,而当太阳辐射强度减小时,气候表现为相对冷(湿)特征,并且其冷暖的变化过程与格陵兰GISP2冰芯δ18O温度指标吻合良好。

  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显示,塔里木盆地南缘近4千年来气候指标所揭示的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这种一致性存在于全球各地大量的气候变化记录中。从而表明:形成全球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同或相似周期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太阳辐射变化的驱动;换言之,太阳辐射是形成全球数十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钟巍表示,此次取得的研究结果,从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表明,虽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但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太阳辐射驱动的响应是十分敏感的。这一结果的取得,对预测当地未来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 众说风云 (已有0条评论)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