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专家赴青藏线考察野生动物通道有效性

日期:2025-05-11 23:09
浏览次数:353
摘要:   2004年7月底,由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组织实施、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的“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的有效性监测研究”课题组一行8人前往青藏高原,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 为保证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和迁徙繁殖,青藏铁路在施工中在唐北段和唐南段为其专门修建、设置了包括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的25处和8处野生动物通道。尽管如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一方面,野生动物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长期系...

  2004年7月底,由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组织实施、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的“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的有效性监测研究”课题组一行8人前往青藏高原,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

为保证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和迁徙繁殖,青藏铁路在施工中在唐北段和唐南段为其专门修建、设置了包括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的25处和8处野生动物通道。尽管如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一方面,野生动物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长期系统的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和动物的行为特点对通道进行优化和改造。

此次监测的内容主要是了解目前铁路沿线地区可能受铁路建设影响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它们的分布情况,监测野生动物不同季节的活动与铁路的关系和铁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实质性影响,评估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作用和功能,根据野生动物对不同类型动物通道的利用性,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动物通道,探讨和论证可能需要改进的野生动物通道措施。在藏羚羊穿越铁路的重点区域,安装红外线,对迁徙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用录像资料说明通道的有效性。同时,实地调查青藏铁路沿线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对已建成的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收集铁路建设者、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藏羚羊保护志愿者对野生动物通道的修改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报国家有关部委,供铁路施工建设单位参考。

目前,课题组正在向科技部申报“藏羚羊的生物学研究及其跨越青藏铁(公)路的诱导实验及监测”项目立项,从根本上解决诱导野生动物顺利通过青藏铁路的问题。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