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笔试:成绩位列**

日期:2025-05-02 11:27
浏览次数:363
摘要: “法律的精神是‘为权利而斗争’。我作为一个从事法律研究的人,不但懂得这个道理,更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法律的精神。”在今年北大法律系博士生招生考试中,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甘德怀在笔试取得**的情况下,却因面试不及格而落榜。甘德怀认为,他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昨天,他对记者说,他会一直坚持“抗争”下去,直到北大还他公正。 笔试成绩位列** 甘德怀今年30岁,是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1996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系的甘德怀,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并于199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甘德怀在淮阴...

“法律的精神是‘为权利而斗争’。我作为一个从事法律研究的人,不但懂得这个道理,更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法律的精神。”在今年北大法律系博士生招生考试中,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甘德怀在笔试取得**的情况下,却因面试不及格而落榜。甘德怀认为,他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昨天,他对记者说,他会一直坚持“抗争”下去,直到北大还他公正。

笔试成绩位列**

甘德怀今年30岁,是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1996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系的甘德怀,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并于199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甘德怀在淮阴市中级法院工作了1年后,便被调到河海大学当老师。

今年3月13日,甘德怀参加了北京大学法律博士生入学考试。他报考的是法理学专业法社会学方向,导师是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

4月8日,北大研究生院在网上公布了笔试成绩,甘德怀的笔试成绩在国内67个法理学考生中名列**,专业课法理学的单科成绩也是**。根据北大录取分数线,他是法理学专业法社会学方向**有复试资格的考生。

  复试程序让他疑惑

博士生考试分为笔试和复试,复试就是面试。按照惯例,学校会在笔试成绩公布后通知笔试过关的考生参加复试。可一星期过去了,甘德怀还是没等到复试通知。4月15日,不放心的甘德怀打电话到北大法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询问,对方告知他复试安排在4月19日。

4月19日,顾不上质疑北大为什么不通知自己复试的甘德怀匆忙赶到北京。到了考场后,甘德怀奇怪地发现参加复试的考生除他之外还有两人。后来甘德怀了解到,其他两名参加复试的女生,一位英语成绩没过线,而她是北大硕士毕业生,另一名法理学专业成绩不及格。

按照招生简章规定,面试考官由3位博导组成。可甘德怀作为**个面试的考生,开始回答问题时,却只见到两位考官,另一位考官直到20分钟后才露面。

而此时,甘德怀的复试已经结束。甘德怀说,他共回答了3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朱苏力教授问的,问他*喜欢读哪本书。当时,甘德怀的回答是,*喜欢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甘德怀告诉记者,他的面试结束后,他旁听了其他两名考生的回答,当时他感觉自己的发挥还不错。

落榜网站发文提出质疑

4月20日,甘德怀获知,他没有通过复试,而其他两人通过了复试。这样的结果让甘德怀大吃一惊,他多次找到北大研究生院、北大纪委交涉,但结果仍然是,他不能被录取。

笔试得**,复试却不及格。甘德怀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反差。于是,甘德怀7月10日在***网站发了篇感想《我的北大考博经历》,对复试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了质疑。他表示,面试前,校方就没有主动通知他复试日期。北大宪法与行政法学施行的是等额面试,而法理学复试却是差额面试。面试中,考场也没有秘书记录复试过程,且直到**个考生开始回答问题后,第三位参加面试评议的导师才出现。此外,甘德怀还认为,复试中,周旺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法院判决援引法律、法规有多少?为什么?”不能成为学术问题,也不符合招生简章上规定的复试内容。

他说,必要时状告北大

“很多人认为,在和北大多次交涉失败后,我不应该再以卵击石,惹怒校方。”甘德怀说,他也想过就这么算了,明年再考一年。“但多年来,我对法的学习,对法的理解,激励我要为捍卫自己的权利,向一切不公正宣战!”

7月10日,甘德怀在网上发表文章后,很快引起共鸣。7月12日,朱苏力教授也在“***”发表***,对博士招生的标准进行了解释。他说,甘德怀在面试中没有对提问给出学术性回答,输在了选拔制这一关上。朱苏力还表示欢迎考生和媒体的监督,以保证考生录取的公正和公平。

但朱苏力的解释并没有使甘德怀和其他网友感到满意。甘德怀表示,他要通过公众和媒体的力量捍卫自己的权利,必要的时候,他会考虑诉诸法律,将北大和朱苏力告上法庭。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